“公摊面积”以后真的要取消了?连日来,一则“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的消息在网络上成为热点。这则消息来源于2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官网发布的《关于〈城乡给水工程项目规范〉等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中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
网传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房屋应由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这项新规征求意见稿显示,房地产交易将正式告别“公摊面积”。记者发现虽然只是征求意见,但“取消公摊”的话题迅速引起市民的讨论。
不过据业内人士表示,“按套内面积交易”并非意味着取消公摊面积,也不会影响购房总价。
市民盼公摊真的能“没了”
从古代的“居者有其屋”,到如今的“买房热”,国人对房子的话题似乎越来越敏感而执着。近来,登上热搜的“取消公摊”成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我最近通过网站、媒体发布的消息了解到了这一楼市重磅话题,如果公摊真取消了,对普通百姓来说简直太实惠了!”在某大型企业就职的小周到了而立之年,目前正在着手购置新房。用他的话来讲,房价如今已是水涨船高,现在看来下手越早越“保值”。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自己已在城区几个规模相对较好的小区“物色”好了房源,近期就要“下手”。“我理想的居住环境在110至130平方米之间,但这几个高层小区的公摊面积已达到了20多平方米,相当于购买130多平方米的房子除去公摊仅剩百余平。”小周说,如果这个政策能尽快实施,他将能花同样的钱住上面积更大的房子。
也有市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小区物业费、取暖费等等费用包含了公摊面积,但这些所谓的“公摊”实则是很大的浪费。如果按套内面积收费,也许是最合理的标准。
记者随机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市民都表示盼公摊真的能“没了”。不少人认为,如果这一条款能够获得通过,至少将来买房能够更加公开透明了。
的确,在国内的住房交易过程中,公摊面积处在相当不透明的状态。大家只知道它包含了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等公共使用部分,但至于如何计算并分摊给各户,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法律和技术标准。有媒体还表示,由此导致了同一栋楼、同户型的两套住房,套内面积相同,但加上公摊后的建筑面积却可能不一样。
“取消公摊”存在误读
记者检索发现,连日来不少媒体和自媒体刊发的“取消公摊”等标题存在误读。有专家指出,征求意见稿中出现“住宅建筑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的表述,旨在为购房者提供更清晰的购房参考,防范一些房地产商通过公摊面积做虚假文章。那么如何理解“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何谓“公摊面积”?据了解,可理解为公用建筑面积,是指由整栋楼产权人共同所有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有观点认为,“公摊面积”很可能最早源自香港(1950年)。据瞭望智库报道称,从福利分房结束到1998年正式开启商品房时代,“商品房”这种形式在内地市场中出现并发育起来。内地房地产商很可能就是在这一周期内引进香港的“建筑面积”做法并“发扬光大”。
记者检索发现,2013年香港出台新政,结束了房屋销售的“建筑面积”时代。但是,这种已经被香港明令调整的“公摊面积”,却在内地延续使用至今。
“花了100平米的钱,却只买到一个70平米左右的房!”再后来,类似这样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2018年8月,新华社发表评论《买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公摊面积”让我们很受伤!》,指出购房者遭遇到的问题还将进一步加剧,产生的各类矛盾也将愈发尖锐;9月14日,新华社发表调查文章《买100平米得70平米:公摊面积7大乱象》指出,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获利,频频打起住房公摊面积的主意,公摊面积“猫腻”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居住获得感。
连日来,国内众多专家表示,“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便于购房者直观比较,符合“房住不炒”政策导向。其实,征求意见稿中“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购房者可以“做比较”。
由此可见,“住宅建筑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并非不少媒体和自媒体所言“取消公摊”,也并不能直接导致“买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的现象不再发生,但可以让购房者擦亮眼睛,通过更直观的比较,做出购房决定。但至于何时实施,仍是一个未知数。
业内人士:公摊并不是越小越好
“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这条规范会不会对房价造成影响?将要买房的市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记者对德州知名楼市观察员房华进行了采访。“这个征求意见稿在国内快速引发了‘讨论潮’,说明了大家对‘公摊’的关注度。”房华表示,公摊对于很多购房者来说,感觉多余的部分不应由业主去承担。但是楼道和电梯、电力管道井都是业主在使用,同时由于消防安全需要,公摊面积并不可能去无限制的缩小。另外,如真能按照套内面积交易,更多的可能将是“总价不变,单价升高”,毕竟开发商不会自行承担小区的楼梯、电梯等公共部分的资金投入,其实“羊毛最终还是出在羊身上”。但从某种角度讲,按照套内面积交易,可以倒逼开发企业更加科学、合理、节约地去设计户型,开始关注产品的设计,减少无必要的公摊面积,为客户减少负担的同时自己也缩减成本投入。
房华介绍说,如果住宅建筑按照套内面积来交易,也是在为未来的房产税扫清障碍。如何征收房产税,按照何种标准来征收房产税,这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按照人均建筑面积来征收,那么同样一百平米的房子,公摊面积小的房子住三个人依旧舒适,但是公摊面积大的房子则不然。所以,按照套内面积来征收是民怨最少,也是最公平的。
对于公摊,很多人觉得越小越好,其实不然。房华表示,公摊面积决定着我们出入家门的便捷性,同时消防安全对于公共楼梯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公摊面积不可能太小 ,也并非越小越好。“公摊面积会有一个合理的点,超过那个点就是浪费,低于了那个点就是不合规范。所以伴随人们对公摊面积的愈加关注,开发企业也开始在户型设计上避免浪费,提升空间利用率。”房华说。
详情请关注德州房产网(德州房产信息、德州新房、德州房产),点击德州新开盘,德州新楼盘,德州房价、德州楼盘、德州房产专题,轻松查看德州楼市资讯。购房、买房就上德州房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