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布局变化在侧面展示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伴随城镇化步伐,城市内常住人口数量升高,原有城市饱和以及居民生活的提高,原有的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继而导致城市空间的扩张。
而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交通的发展对于推进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凸显了重要的力量,德州是一个因交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德州的城市结构变化自古就是多因交通机遇的产生而发展变动。
古运河、津浦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对德州城市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明清时期运河航运的鼎盛到21世纪高速公路的拉动和引导,德州城市用地空间的拓展基本上遵循着轴线推进、环状填充、圈层扩展、跳跃式发展等几种基本方式。
伴随经济的发展,德州中心城区在不断的扩大和外延,而东部城区,自高铁德州东站开通以来,便成为州城一个热门的话题,尤其2017年9月德州东部城区建设小组成立以后,市政府对东部新区建设政策性的倾斜,更是让高铁新区成为大家热谈的话题。
德州发展史上共有四次发展机遇,第一次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第二次是津浦铁路的通车,第三次是京福高速的开通,第四次便是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
1、京杭运河开通
自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特别是元代运河南北贯通以来,德州就成了沿河的四大漕运码头之一。德州的繁华也由此开始,当时人们称德州城内是“车舟所会,食货集散”,运河码头上“漕粮船挤、游人如织”。
历史上的德州,因运河而发达,因运河而兴盛,曾经是明、清时代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要道,享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据史书记载,清代乾隆年间,德州的城市人口就达到18万多,在运河沿岸和南关一带形成店铺、仓储密集的商业区及货物集散地,
2、京沪铁路开通
清代中叶,由于海运逐渐兴起,加以黄、淮、运交会处——清口淤塞,河运逐渐衰落。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运河被埋,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漕运全线停止。进入民国后,政局的混乱与动荡,德州段运河更趋残破,往日风采不在。
从1910年第一条铁路通车开始,德州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火车站广场周边,也成为德州新的商业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州火车站不断发展变化。
1908年6月,德国人开始修建津浦铁路,有139公里穿过德州地区。
1910年9月,天津到德州段开始通车,1912年,德州车站建成。
2012年11月9日,泺口黄河大桥建成通车,至此,全长1009公里的津浦铁路全线通车。
津浦铁路的开通,使站前广场和刚刚形成的车站街迅速成为德州新的商业中心。
3、京福高速开通
1997年11月2日京福高速德州段全线通车,德州-齐河段全长91.3公里,双向4车道,路基宽26米,设计时速120公里。
高速公路的开通,大大提升了德州与周边城市的连接便捷性,
1998年3月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2012年3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山东省第十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4、京沪高速铁路开通
1992年,一个修建京沪高铁的文字建议,放到了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邹家华的案头。
经过长达十多年的论证,这条贯通3个直辖市、4个经济强省的高速铁路,终于在2008年底破土动工。
从论证到动工,德州的领导层一直紧密关注着京沪高铁的动向。
一开始,京沪高铁的规划不经过德州市区,在距离市区70公里的临邑停靠,后来市里领导跟专家汇报了德州市的情况,又反复争取,最后京沪线终于改到德州市区停靠,这对德州的城市的经济及空间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2010年3月22日,京沪高铁德州东站举行开工典礼仪式。
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
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进行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
2011年6月30日的下午3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入境德州。当天,8列动车停靠德州东站,80余位旅客进站上车,标志着德州开始迈入高铁时代。
在高铁的规划之初,高铁片区处于一片荒凉,农田、棚户区、荒草、河流。
2012年7月6日,德州举行中心城区大社区集中开工奠基仪式,标志着中心城区大社区建设正式启动,也标志着德州高铁片区的大片的棚户区将集中安置。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伴随高铁站的建设,高铁片区的道路开始建设,2011年6月中旬,高铁新区主要道路完成施工,2013年7月,高铁片区31条道路完成命名。
借助高铁的通车运行,东部城区的人流量开始增加,人们对于高铁片区的距离感也开始减弱,城市的骨架已经形成,剩余空白的纸面亟待描绘。
伴随高铁片区的推动,地产项目开始涌现,红烨一品、昱景东方、绿地城际空间战、奥特莱斯以及最近新出让的太阳能小镇东侧地块。
而在11月22日挂牌出让的太阳能小镇东侧地块,也将在12月17日进行竞拍。
地产项目的增多,将对区域发展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伴随未来地产项目的交房,人流量将会增多,人口的增多将会提升商户的信心,继而带动商业的发展,整个居住氛围也就迅速的完善。
但,高铁片区多数项目的交房时间多在2022年以后,临近最快交房的商品房项目为奥特莱斯项目及龙溪香岸项目。
高铁新区的推动也吸引了众多品牌企业的青睐,众多品牌企业开始进入高铁新区。
伴随7年的发展和推进,相比以往,高铁片区在交通、人流量、市民认可度方面要大大提升,未来很很美好,但未来没来,在生活配套方面仍稍有欠缺,除去袁桥周边的相对繁华,其他区域还是仍有欠缺。
很多时候,我们总喜欢拿开发区的发展来对标高铁片区的发展。
1998年,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发展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在配套、医疗、商业、教育等公共配套方面仍相对匮乏。
伴随东部城区的大力推动,以市长为组长的东部城区建设小组成立,“举全市之力建设东部城区”
各项公共配套的规划开始公示,东部医疗中心、会展中心各项配套规划也开始进行公示;
而建设在高铁新区核心位置的太阳能德州小镇也已于2018年6月对外开放。
但当下的配套和落地依旧相对欠缺,繁华的雏形还未显现,距离未来繁华多远,我们不可得知。
在城市的发展中,是秉持宁缺毋滥的态度还是先落为主,对于不同的执政者有着不同的思路,城市需要发展,而不会盲目的扩延。
每一个新区的推进和繁华,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填充,高铁新区道路框架已经形成,城市的规划也已定向,空间定位明确,2018年,东部城区建设率先启动“六核”(创新核、商务核、生态核、公共服务核、现代产业发展核、现代农业发展核)组团。
繁华,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身份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城市的发展角度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城市却的的确确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无论是以活在当下的思维,还是放眼未来的态度,对于不同的人是存在差异的,但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家都在期盼着这个城市越来越美好,交通越来越便捷,医疗越来越完善,教育越来越均衡,环境越来越整洁。
一个新区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繁华到底多远,我们不可而知,其中所涉及的因素太多太多,资金、规划、政策、决策、政策红利等等。
但城市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滞,也会被每一位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所记录,图片、文字、视频、记忆等等。
希望3年、5年,甚至10年后,我们对比今昔,得到的是城市发展的大跨越,而不是停滞不前。
详情请关注德州房产网(德州房产信息、德州新房、德州房产),点击德州新开盘,德州新楼盘,德州房价、德州楼盘、德州房产专题,轻松查看德州楼市资讯。购房、买房就上德州房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