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不是药神》,迅速的火了起来,小房也是凑了一把热闹,去看了这一部众人拍手称赞的电影。
电影讲的是慢粒白血病人吕受益(王传君 饰)身子一天比一天弱,只能靠一种叫“格列宁”的药续命。但他买不起,准确地说,在国内买不起,市价4万一瓶。而印度生产的药效相同的药,只要两千。
卖印度神油的老板程勇(徐峥 饰)在其中发现商机,从印度代购,卖给国内的白血病人,被病人封为“药神”。
后来为了家人,防止被抓,程勇便把盗版药的代理权给了假药贩子张长林,最后因为张志林的贪心,提高盗版药价格,很多的白血病人因没有药吃死去,吕受益的病也因为恶化不连累家人而选择自杀,受了刺激的程勇最后重操旧业,开始以500元/瓶的价格向白血病人卖盗版药。
相信大家对剧情很熟悉了,小房就不再更多的赘述了,出于职业的敏感性,想借着这部电影折射的现实,来试着通过相同的逻辑来类推到房地产这个行业。
当然,没房子住不会要命,没药吃是真要命的。
电影中的正版药和盗版药就如同我们身边的大产权和小产权房;
一个受法律保护,一个不受法律保护,一个合法,一个违法;
百度百科对于小产权房的定义是: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小产权房”不是法律概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该类房没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在国土房管局不会给予备案。所谓产权证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
而那些无规划地块或者工业产权土地建造的住宅就是“假药”的角色,吃不死人但会耽误人甚至害人;
大产权房和正版药价格的高昂,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贵在了源头;
药品的贵,贵在了研发,也许一种药品的研制需要耗费5年甚至10年之久,这样的高价情况,医生左右不了,厂家也没有办法违背市场规矩,如果没有一定利润也无法保障药品的质量和持续生产,如果都是薄利也没有更多的经费去研发更好的新药造福大众。
房子的贵,是贵在了土地,开发商来扮演着“中国药企”的角色,由于土地成本、税费、建造成本的增加,必须提供高昂的房屋价格才能保证利益;大部分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因为在中国,有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这两个利器,使房企的利润一般不会超过25%(当然偷税漏税的企业不在其内)。
而土地的贵,贵在了城市的建设,政府对土地的拆迁、熟化,配套建设的成本投入,这也是为什么越是靠近城市中心的地方,地价越贵的原因,城市中央的地块占据了这个城市最优越的城市公共资源;
片中正版药需要4万/瓶,而盗版药只需要5000元/瓶,而城市中担当盗版“格列宁”角色的小产权房与位置差不多的商品房比要便宜2000元/㎡,而再偏远一点的小产权房只需要5000元/㎡甚至3500元/㎡;
德州市区的小产权房,大部分是城中村和城边村拆迁安置而建设,有的是房地产企业主导,有的是政府主导,有的是村集体主导,为了节省费用和流程的时间,选择划拨出让或直接在原村址或者某块集体用地上进行建设,例如萧何庄;那个时候人们的产权意识还不是现在这么的强烈,所以小产权、大产权房无所谓,有一个能上楼的机会就好了。
部分村民将手中闲余多出来的房子出手卖给了那些为在这个城市落脚没钱而不得不买小产权房的人,如同那些为了生存没钱不得不买盗版格列宁的慢粒白血病患者。
但这种小产权房附加的福利和居住权是仅仅局限于本村的村民,房子不能流通,就算买了,村中的福利也是无法享受,最近济南的天桥区某个小产权社区的公告让大家再次对小产权房开始深思。
小产权房合法的住户仅仅是原有的村民,所以那些在城市中的为原有村民建设的小产权安置房,依然在享有的某些大产权房享有的公共服务;那些非本村外来的人是没有这种福利的,这些小产权房在村民手中和商品房没有什么区别,拆迁,上学,居住、福利都会有,而到了外来者手里,只能是居住,户口落不上,上学也是就成了难题;
其实,购买小产权房的人,很多人是知道这类房子是不能买卖的,知道其未来的升值性很低,知道不能落户或者上学,但是为什么依旧会有人买,因为便宜,因为贫穷。
这也是片中张长林说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如果有钱,谁不想去买名正言顺的商品房,去买高档社区的洋房,去买靠近城市优质资源的品质房。
贫穷,让很多人丧失了选择的权利。
片中的程勇就活脱脱演绎出了什么叫做“人到中年不如狗”。
因为家暴被离婚,儿子要跟着后爸去国外,还有父亲要养,穷生万恶,他需要钱活下去。没有钱,他的儿子只能窝在他的印度神油店里。
当资产增速,追不上物价飞涨,浮冰即将碎裂,哪怕是一粒微尘,都能击垮你。
患病的老奶奶颤着音问警察:“我吃了三年正版药,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被拖垮了,谁家里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但社会资源从来就不能完全平衡。不可否认,中国的穷人还很多,无论药物卖的多便宜,也有买不起;无论医保多么好,也有人看不起病。
同样的道理,房价再低也依然有人买不起房。
但伴随城市的发展,看不起病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是买不起房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这种反常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某些人奋斗一生也享受不到城市的红利,某些人躺着就享受了城市发展的红利。
引用曾经建筑工人的一段话“这个城市的每一栋房子都是我们盖得,但是却没有一户是我们的,盖了一辈子房,却买不起一套房。”
是城市完善的配套,优异的环境吸引了人口的进入,还是人口的进入,带动了这个城市的发展,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某一个陌生区域,在初期启动和建设的时候,房价市很便宜的,这也是为了回报那些在初期为这个区域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一种福利,但是到了成形期,房价会愈加升高,就是为了让某些来蹭福利的人的一种付出;
房子,成了立足这个城市的门票;
无论是正版药与盗版药,还是商品房与小产权房,都涉及到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矛盾。
片中,慢粒白血病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买盗版格列宁以续命。
现实中,为了居住,为了在这个城市中生存,为了娶妻生子,没钱而去买小产权房;
如果不去买,两者的结局都会一样,在孤独中死去。因为在当下这个社会,没有房子,谈婚论嫁也就没有了可能。
电影最后,说德国正版的格列宁列入了医保名单,国家在补贴,而并没有降价,说明药厂的定价并非不合理;
地价飙升,地王频现,对房地产企业也形成了压力,部分土拍更是采用“限购”模式,将本地房企拒之门外,整个行业链条陷入了焦虑、迷茫和恐慌。
当然,在房地产这个行业也存在着“张志林”这种无良的药贩子,例如某些开发商,虚假炒作,捂盘惜售,在卖方市场下,有恃无恐,各项绑定,还有那些趁机囤房炒房的投资客,催生了房价的上涨。
现实中,针对买不起房的群体,政府开始推行自住房、共有产权房、长期租赁住房等,以保证此类人群的居住权益。
而伴随时间的推移,过去德州常采用的小产权安置和回迁,逐渐都改为了大产权,有了正常的土地手续,那些曾经可以低价买的小产权房逐渐在消逝,都变为了可以正常价格转让的大产权房;
回迁安置户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但是低价买的“盗版格列宁”没有了;
不知道是该去高兴,还是悲伤。
正版格列宁的价格昂贵,除了研究成本的高昂,再一个就是生产的稀缺,企业想的是提高利润赚快钱以避免风险,而房地产这个行业同样,在行业上升期,能提高利润就提高利润。
抑制价格最好的方式是持续合理的供应,如果天价药没有那么稀缺还会那么贵么,如果土地供应增加,地王还会那么多么?如果房子能够持续合理供应,地产商还会那么有恃无恐的涨价么?各位小伙伴,你说呢?
中国有句成语,叫“安居乐业”,只有先安居,才能后乐业;
而现实中,却是为了能有一居之地,在首付和房贷的重压下,我们不得不去“乐”业;
房子,真是一个维稳的好工具!
详情请关注德州房产网(德州房产信息、德州新房、德州房产),点击德州新开盘,德州新楼盘,德州房价、德州楼盘、德州房产专题,轻松查看德州楼市资讯。购房、买房就上德州房价网!